为深化党员教育管理,今年招远市开展推广了农村党员奉献积分管理制度,探索出了一条党员作用发挥新模式。每一张党员积分卡,成为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党性纪实表,充分挖掘出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广大基层形成了党员服务群众、奉献岗位的生动局面。
党员好不好,分数来说话
各村党支部都成立积分考评小组,管理对象覆盖所有农村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为每个党员制作党员奉献积分卡,积分主要包括基础积分和奉献积分两部分。基础积分占50分,主要体现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缴纳党费等履行基本义务的情况;奉献积分为机动加分项目,上限50分,主要体现党员在参与环境整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旧村改造、综合治理等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发挥的情况。通过支部考核积分、党员申报积分、积分亮化公示等三种途径,建立《党员奉献积分管理台账》,具体到每个月、每个项目,由党支部每季度定期为党员记录积分,在村级党务公开栏全程公示,让每名党员对比分数、看到差距、感到压力。年终积分划80、60、40三条线,对应划定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及需要“诫勉谈话”党员。通过台账式、纪实性的量化考评,打造“干有动力、争有目标、评有依据”的体系,催促形成党员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良好局面。
内容不局限,形式多样化
党员奉献积分工作,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镇街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基础积分和奉献积分项目的具体表现和单项分值由各镇(街道)党(工)委结合工作实际自行确定,通过不断创新载体,活化了形式,也活化了效果。如梦芝街道把积分过程融入党员“当模范、争先锋,我参与、比奉献”主题活动中,形成了基层党员比超赶干的良好局面;大秦家街道持续推行“四联一体”网格化管理,增加了传统文化项目,让党员积分更加接地气;阜山镇开展了“星级党员”评比活动,由党员申请、支部评星、党委定星,形象生动地用星级标准展现积分,调动了党员的参与热情;玲珑镇把党员奉献积分工作与合作社党建紧密结合,在开源牧业开创了“双重积分”管理的合作社党建新模式……通过把党员奉献积分工作与各镇街党建中心工作结合,既延续了传统的党建项目,又赋予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使奉献积分工作更加实效实用。
作用求实效,机制求长效
注重常态长效,建立帮扶、网格、考评三种机制。通过建立老带小、富带贫、城市带乡村、在岗带下岗、固定党员带流动党员、先进带后进的帮扶机制,党员之间联系密切了,关系融洽了,党员素质、活动效果全面提升;通过建立组织有台账、党员有卡、村级有栏的三级评价考核网络机制,组织掌握情况用台账计分,党员手中有卡对照标准用卡打分,群众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直接参与,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建立积分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的考评机制,突出积分的连续累计作用,对连续三年积分在80分以上的,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后备干部、村委会下属组织负责人人选;连续两年积分在40 分以下的,由村党支部报上级党委批准同意后,作为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理。通过开展党员奉献积分活动,让广大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从台下站到台上,从后台走向前台,让主动工作的态度深入人心,让奉献基层的精神深入人心,正如有的基层党员用一句话总结党员奉献积分工作说的那样,“牌子一挂、责任重大,积分一亮、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