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文苑 >> 详情

中共招远县第一届委员会成立

时间:2016/2/16 阅读:654

招远县地方党组织始建于19337月上旬,是胶东地区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19337月上旬,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派王之凤(海阳人,外号“大老黑”)来到招远道头第五小学,发展李厚生、臧商彝、董瑞生为中共党员,同时成立中共招远县道头中心支部(193412月建立中共招远县特别支部),李厚生任书记,臧商彝任组织委员,王德安任宣传委员。从19337月到19377月抗战爆发,在招远特支领导下,全县党支部发展到30多个,有党员100多人。19378月至19384月,招远党组织遭破坏。19384月,中共招远特支重新建立,刘儒英任书记,于学尼、张玉亭任委员,特支对外以民先县队部的名义开展工作。为了扩大党的组织,特支委员们走村串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一方面着手恢复原来的村党支部,一方面发展新党员。党的基层组织的纷纷建立,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共招远县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38年8月上旬,根据中共胶东特委的指示,在招远县九曲村(现属阜山镇)建立了中共招远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有刘儒英、滕利刃、张子良、冯升堂、刘伯音等。刘儒英任县委书记,滕利刃任组织部长,张子良任宣传部长,冯升堂任军事部长,刘伯音任民运部长。由于环境恶化,县委对外称招远县民众抗日救国总动员委员会,刘儒英任主任。9月初,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王文来到招远县委驻地台上村(现属玲珑镇),主持召开县委会议,对县委领导成员重新进行了分工,刘儒英仍任县委书记。

    中共招远县委建立后,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各界抗日救国团体,扩大抗日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县群众性抗日运动的迅速高涨发展。
电脑版 | 手机版 |智慧党建APP |手机登录
党员教育中心 龙盟科技 Tel:1380630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