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如何坚持创新发展
2015年11月2日,万众瞩目的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露出“真容”。它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反映了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体系建设迈向世界前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创新是发展的动源
泱泱大国,悠悠万事,把握关键才能认准方向,顺应大势才能引领潮流。从“向科技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创新发展理念”……梳理新中国60多年的脉络,创新始终是发展的关键词。
展望未来,世界变革的时与势,我国发展的艰与险,更是将我们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浪尖。“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这是党中央在充分考虑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抉择。
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要追求的新目标是大而强、大而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靠什么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创新是应对问题的“良方”,更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主动。当前,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日本强调“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英国强调“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的最大资源”。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风险,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主动权。
创新发展是国家兴衰的经验所得。工业化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近代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英国抓住第一次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霸主;德国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机遇,赶超英国;美国是电力革命的赶超者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引领者,这使它成为百余年来的世界第一强国。世界的科技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的转换。而明清时期的中国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日渐落伍于世界先进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800美元,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时期。从国际经验看,完成这个跨越并不容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这些成功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正是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未来五年,只有真正用好科技创新这根有力杠杆,支撑中国经济创造更长的增长周期,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多方面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一般认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空间有限,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潜力无限。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出、精彩纷呈:“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今天,我国在航天、医药、生物、信息等重要领域科技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比如,我国科技人员总量虽居世界第一,但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仍严重不足。据有关机构统计,在全球顶尖科学家分布中,美国以50%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英、德为15%,我国仅占5.4%。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不少产业还处于中低端,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出现很多“卡脖子”问题。
面对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是培育经济增长点、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最优选择,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基础研究“强起来”。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国家原始创新动力和活力,只有夯实这个“地基”,才能矗立起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大厦”。我国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技术引进门槛越来越高,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我们只能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通过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等重要举措,努力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融合迸发,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乃至颠覆性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动起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不少都来自企业,如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发明了生产流水线;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发明了尼龙。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也形成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我国今后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导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转化渠道“通起来”。现在,我国科技创新还一定程度存在着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的“孤岛现象”,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的问题。只有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才能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活力。新的发展理念倡导和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完善产业创新链;倡导和鼓励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政府之手“活起来”。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这是科技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今后政府将更加注重抓宏观、抓战略、抓前瞻、抓基础,更加注重向创新链前后端延伸,更加注重优化政策供给,形成全链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完善计划项目生成机制和实施机制,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三、塑造引领型发展
2009年以前,11月11日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如今,“双11”已成为广大网民的购物狂欢节。2015年“双11”,仅天猫当天的交易额就超过900亿人民币。而半个多月后的美国“网购星期一”购物狂欢节,影响力则小得多,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的交易总额约合200亿人民币,不足天猫一家的1/4。
“双11”的奇迹,是源于互联网带来的“化学反应”,“互联网+”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深刻地看到,我国已崛起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世界级高新技术,如高速铁路、卫星发射、核电技术等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但也必须同样深刻地看到,我国不少产业和产品创新不足,仍然处于跟踪仿制阶段,长此以往,路将越走越窄。一方面,“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变,“先发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后发优势”的利用空间逐步缩小,亟须向更多发挥“先发优势”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如何塑造更多引领型发展?一要“高”,二要“新”。
聚集高端要素,培育发展新动力。面对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既要焕发传统动力新能量,又要通过创新培育出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要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从无中生有,从有中生新,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要处理好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关系,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打造创新高地,拓展发展新空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目前只实现了1/3的潜力,我觉得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就看我们如何去挖掘、去拓展。“十三五”规划建议对拓展区域、产业、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5个方面的发展新空间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建设网络强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等,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发展高端制造,构建产业新体系。创新的目的是形成发展优势,发展优势最终要体现在产业优势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使我国产业的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提到“农业”,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像”。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农经济”。而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可谓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农业好形势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但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加注重提升粮食产能。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约为1.4万亿斤,但实际生产能力却有近2000亿斤的缺口。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只有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提高粮食产能,才能确保我国远离饥荒。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乘数效应,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需要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更加注重优化农业结构。现代农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极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同时,还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分享更多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值收益。
更加注重经营方式创新。“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和引领力量,这就需要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必须既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又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切实防止农村耕地“非粮化”,禁止“非农化”。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向好,但一些地方和领域问题隐患仍然突出,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成为我国农业的“心头之痛”。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抓“产”,就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要抓“管”,就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保证百姓的食品安全。
五、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创客风潮”,从北京中关村迅速向深圳、上海、天津、四川、贵州等地扩散。如今,北京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深圳的华强北也被视为“创客圣地”。奔涌的“创客风潮”,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梦想,也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2014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在上年大幅增长基础上又新增了1200多万户,其中首次参与投资创业者多达291万人。
有创业者说,只要打开一扇窗,屋子里就能洒满阳光。这扇窗是什么?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新机制,有人把它称作激发创业创新的“孵化器”。如果把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推动创新发展,既需要用事业荣誉鼓舞人,也需要用物质利益激励人。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知识和创造的价值。同时,还要合理规划科技布局,加快政府职能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加快完善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逐渐把更多资源投向“人”,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为此,我们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让潜心研究的人心无旁骛、无后顾之忧,让创业创新的人放开手脚、有施展空间。坚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既要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创业,也要支持本土培养人才勇攀高峰,鼓励草根创新、蓝领创新人才各展其能。
加快完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营造这样的环境,就要在科学研究、国民教育、创业就业等各个领域,鼓励创新思维,倡导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等科学精神,摒弃急功近利、学术失范等行为,破除论资排辈、门户之见、头衔崇拜,以真才实学论英雄,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出头彩。还要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只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锲而不舍的定力、奋发有为的进取,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发展,齐心协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