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试行”历程,终于登堂入室,进入“正统”。《条例》的颁布,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可谓立明了规矩、定准了标准,从从严治校、治教、治学,到设定干部参学要求,再到严格考核评估,无不彰显着制度“规范”的功能特质。
循阅《条例》全文,干部教育培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格外“吸睛”,此举不仅表明培训工作要因事而应,更在强调培训体系构建要具有时代“弹性”,可兼容、可共享、能延展。与之呼应,“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中的“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成为了文意应证,可见,干部教育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需不断强化“互联网+”意识,用好“互联网+”载体,通过数据索引和链接,形成工作更便捷、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效果更明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但是,立新破旧从来不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固有模式逐已成型,而且边际效应还在持续上升,虽然“互联网+”声势滔天,但终究难敌制度体制“孤芳自赏”的本性。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觉得“互联网+”仅是潮流,不会起实际作用;一些地方用好大数据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上却迟迟没有作为;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策落实麻木应付,认为新载体看起来重要、用起来次要,短时间难见明显成绩等,凡此种种,都是政策推行的“软钉子”,弃之如鲠在喉,拔之无处着力,最后只能些许无奈兀自去,应付了了。
在信息持续爆棚、资讯应接不暇的时代,“互联网+”锐意进取、势不可挡,已然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破风之翼。干部教育培训完全可以乘势而动、借力作为,少些观望等待、多些主动出击,大力借助网络平台、手机微信、远程传媒等激发“互联网+”潜在力量,突破时间、场地、师资、教材等的藩篱,让干部教育培训成为时时可为、随处可行的一项常态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