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时评 >> 详情

党员皆“俊”秀 燕雀顾偃“波”

时间:2017/6/16 阅读:455
一本封面泛黄的1992年版《摆脱贫困》,一间隔窗远眺、巍巍青峰尽收眼底的办公屋,仿佛在告诉我们:虽忠魂一缕随风去,廖俊波同志那一股精魄却未曾离开过闽北的大山,在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路上,未曾停止过疾行。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张之洞当年亲手题下的楹联仍悬挂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学堂门口。然而知易行难,我们见过无数宣称投身农村的有志之士半途而废,见过无数助农脱贫的忠肝义胆消磨一空。沉心于农村工作需要多大的毅力,投身脱贫事业需要多大的恒心?恐怕我们只有怀揣一颗对廖俊波——这位伟大优秀党员的敬畏之心,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脱攻坚事业才能窥见一斑。

何为双赢?何为可持续发展?什么叫心中有民、心中有责?什么是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什么又是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廖俊波同志用自己优秀党员的大局观,率先垂范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在我们抱怨武汉市夏季每年“看海”时,廖俊波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解决政和县外屯乡雨季内涝的问题劳心劳力:为了解决内涝同时发展村集体产业,村民们虽然早已发展起了莲子产业,但是要把一个产业发展起来,纸上谈兵远远不够!廖俊波同志身先士卒,进村湾,上田埂,了解技术,咨询困难。资金不足,合作社举步维艰怎么办?廖俊波同志“清”而不“高”,毫不“爱惜羽毛”,躬身力行,投身诸多党员干部不屑于参与的商贾之中,发动群众,发动党员,发动干部筹集资金。廖俊波同志的无私奉献,敢于作为,群众们看在眼里,党员们记在心上!

一纸“偃波书”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却挽不回我们人民、我们国家、我们党这一剜心掏腹的损失。逝者已矣,但是我们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党员们在缅怀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必能秉承俊秀之风,不甘当燕雀,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大展鸿鹄之志,以告慰这位优秀党员在天之灵,不让一纸偃波成为一纸空文。

电脑版 | 手机版 |智慧党建APP |手机登录
党员教育中心 龙盟科技 Tel:1380630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