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重要讲话 聚前进力量 奋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对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信访工作的探索

发表时间 [2016/8/22]    点击次数 [393]

7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成立95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三个深刻改变”的历史贡献和“三个正确”的历史经验,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号召,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招远市信访局组织全体信访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积极适应新要求、研究新规律、探索新方法,奋力开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始终以深切的为民情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习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树立新理念,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一是积极掌握新情况,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重心向下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虚心倾听意见,理顺群众情绪,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市级困难和问题,努力把各类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最基层。要设身处地把自己融入群众中,与群众真心交朋友,问清楚群众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怨言、有什么要求、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水平、党群关系的真实情况、影响和谐的真正原因、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摸清第一手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切实用好新政策。2015年9月24日,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信访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保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了诉访分离和分类处理,健全了信访工作程序,全面保障了信访人合法权益,依法规范了信访秩序,对推动全省信访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督查等每个环节上都要严格遵守《条例》有关程序规定,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促使信访事项特别是一些上访老户反映的诉求,在程序和实体上全部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三级终结”、息诉罢访。三是主动探索新办法。真正扭转信访工作来信办信、来访接访,“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被动局面。加大综合分析研判力度,着眼全局进行审视,看哪些工作群众拥护,哪些工作需要细化,哪些部门落实有力,哪些部门落实不到位,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存量”。

二、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敢于负责担当,始终做到直面问题不躲闪、面临挑战不畏惧、遇到困难不退缩。信访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风向标”、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妥善处理好群众诉求。一是全力畅通渠道。进一步拓展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现代手段,做到只要群众有意见、有怨言、有诉求,每时每刻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快速反映上来,每个问题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部门去反映,确保诉求有门、方便快捷。二是敢于坚持原则。从对群众负责,对社会大局稳定负责的高度出发,敢于讲实话真话,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敢于担当,敢于拒绝敢于批评,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敢于拍案而起,对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敢于挺身而出。要充分利用好《信访条例》赋予信访部门的“三项建议权”,对那些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信访工作的单位、人员进行制约、监督,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责任追究的建议,努力维护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进一步树立起信访部门的权威。三是积极化解难题。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可以解决的,立即解决;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设身处地解决实际问题;对诉求内容明显过高或不合理的群众,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那些屡次重访、缠访、越级访的老户和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可能酿成群体访、越级访的信访事项,采取举行听证会的方法,邀请法院、检察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群众代表共同参加,把涉法信访问题的处理与信访人的行为纳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中,通过听证,平等对话、多方参与、共同理事,使当事人心服口服。

三、始终以良好的公仆姿态,保持党的纯洁性。习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保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一是放开胸襟。一定要有宽阔的胸襟、宽容的度量、宽厚的品德,容人、容言、容事。上访者中无理取闹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群众,是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才来找我们的,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尽善尽美,群众的一些合法群益和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又没有得到公正解决,他们的意见、问题、困难和要求,是希望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公正解决。所以,我们要以最大的忍耐和宽容对待信访群众,真正理解和关心他们,全力以赴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奉献真情。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心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说明解释要耐心、处理问题要公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态度、一颗好心肠,做到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在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要站在群众利益上处理问题,坚持热心接待、耐心倾听、专心记录、细心解释、尽心疏导,使群众带着“气”来、带着笑脸走,让各级信访机构真正成为“群众之家”。三是持正操守。信访干部接触的社会阴暗问题比较多,看到的社会丑恶现象比较多。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道德作风,既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守住原则,又要在生活小节上守住本色,把心态放得平一些,把权钱看得淡一些,把工作看得重一些,要善养浩然正气,培养高雅情趣,忍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枯燥、顶得住压力、管得住小节,坚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心态。

电脑版 | 手机版 | 手机客户端
COPYRIGHT (C) All Right Reserved 党员教育中心 龙盟科技 Tel:13806308988 备案号: 京ICP备88888888号
技术支持:党员教育中心 您是第 00769357 位访客 管理登陆